泡脚小知识
泡脚有着千余年的历史,是中医里常用的一种治未病的养生方法,坚持做能够畅通气血,驱寒温经,对引火归元、化痰除湿都有很好的效果。
《黄帝内经》——“阴脉集于足下,而聚于足心,谓经脉之行;三经皆起于足。”
即足部是三条阴经的起点也是三条阳经的终点,是人体脉络的聚集区。
泡脚好处多多,可改善睡眠、加速代谢、疏通经络、祛湿、缓解疲劳、改善皮肤。
1 .泡脚时长:泡脚时间控制在20—30分钟之间。
不要泡太久,热水泡脚太久会导致气血虚弱,长此以往会导致体内阳气不足,出现头晕、乏力、手脚冰凉等症状。
2.泡脚水温:正确做法是水温保持在38到42摄氏度之间,以适合自己和微微发汗为宜,保持温热,而不是过烫。
有些人喜欢泡特别烫的热水,甚至在40度以上的水温中浸泡,这样对身体的负担极大容易伤及脏腑,尤其是肾脏、热水会导致血管扩张,过热的水会使肾脏负担加重,导致气虚、精亏的问题。
3.泡脚时按摩:轻轻揉捏5—10分钟。
按摩能激活脚底的反射区和经络,促进血液循环、疏通经络。泡脚时,最好加上脚底按摩,从脚掌到脚踝,
4.泡脚时浸泡的位置:
养生穴:足三里,泡不到足三里至少也得泡到三阴交。三阴交为三条阴经的交汇(肝、脾、肾)水要没过此处,可调肝补肾,安神助眠。
足三里位置:小腿外侧,外膝眼下三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。
三阴交位置:小腿内侧,足内踝尖上三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
5.泡脚时喝冷饮:
损伤脾胃,损害脾胃的阳气,导致脾胃虚弱,消化不良,泡脚帮助温阳,喝冷饮就相当于“对冲”了这股暖流。正确做法是,泡脚时避免吃冷食或饮用冰饮,最好和些温水或姜茶。
6.木桶泡脚最好:天然实木木桶。
一般来说都是安全无毒,天然亲肤。
7.冬天泡脚和夏天泡脚有什么区别:
春夏泡脚主打生发阳气、驱除湿气、驱寒温经,
秋冬泡脚主打润肺濡肠、温灼丹田,消除疲劳。
8.泡脚最佳时间:7:00到9:00
晚上7:00到9:00是肾经气血比较虚弱的时辰,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,体内血管会扩张,有利于活血,从而促进血液循环。
9.泡脚药材选择:体质不同,适合泡脚药材不同,只要坚持,清水泡脚也大有好处。
干姜泡脚:体寒易感、宫寒、肾不好、要腿酸疼人群。
花椒泡脚:肾虚、体寒、风湿、湿气重、关节痛。
艾草泡脚:宫寒、痛经、温经通络。
红花泡脚:红花可以活血通经、散瘀止痛。
食盐泡脚:去角质,杀菌,止痒,缓解脚气。
陈皮泡脚:痛经活络,改善脚部皮肤粗糙。
10.泡脚后:泡完脚后要即使擦干。
防止水分蒸发带走人体热量,泡脚后毛孔张开,寒气很容易进入。
11.泡脚禁忌人群:
女性经期和妊娠期不要自己乱用中药泡脚。
儿童正处于发育期,身体不稳定,不宜泡脚。
心脏病、糖尿病、低血压、静脉曲张者不宜泡脚。
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泡脚,影响消化吸收。
空腹、太饱状态下不宜泡脚,
足部溃烂、有外伤者不宜泡脚。
酒后不宜泡脚,泡脚后不宜立即入睡。
中医讲究阴阳平衡,保持适当的时间、温度和手法,才能真正达到放松,恢复精力,调节身体的效果,不要让错误的泡脚方式反而伤害你的健康。
(图侵删)